江苏盛泽医院沈兆熊医师
第一章什么是中药
中药即中医用药,为中国传统中医特有药物(包括藏药、蒙药等)。中药按加工工艺分为中成药、中药材。
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通过实践,不断认识,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由于太古时期文字未兴,这些知识只能依靠师承口授,后来有了文字,便逐渐记录下来,于是中药出现了医药书籍。这些书籍起到了总结前人经验并便于流传和推广的作用。中国医药学已有数千年的历史,是我国人民长期同疾病作斗争的极为丰富的经验总结,对于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有着巨大的贡献。由于药物中草类占大多数,所以记载药物的书籍便称为“本草”。据考证,秦汉之际,本草流行已较多,但可惜这些本草都已亡佚,无可查考。现知的最早本草著作称为《神农本草经》,著者不详,根据其中记载的地名,可能是东汉医家修订前人著作而成。
《神农本草经》全书共三卷,收载药物包括动、植、矿三类,共365种,每药项下载有性味、功能与主治,另有序例简要地记述了用药的基本理论,如有毒无毒、四气五味、配伍法度、服药方法及丸、散、膏、酒等剂型,可说是汉以前我国药物知识的总结,并为以后的药学发展奠定了基础。到了南北朝,梁代陶弘景(公元452~536年)将《神农本草经》整理补充,著成《本草经集注》一书,其中增加了汉魏以下名医所用药物365种,称为《名医别录》。
每药之下不但对原有的性味、功能与主治有所补充,并增加了产地、采集时间和加工方法等,大大丰富了《神农本草经》的内容。到了唐代,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以及对外交通日益频繁,应形势需要,政府指派李绩等人主持增修陶氏所注本草经,称为“唐本草”后又命苏敬等重加修正,增药114种,于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行,称为《新修本草》或外国药物陆续输入,药物品种日见增加。为了适《唐新本草》,此书由当时的政府修订和颁行,所以可算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药典。这部本草载药844种,并附有药物图谱,开创了我国本草著作图文对照的先例,不但对我国药物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而且不久即流传国外;对世界医药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所述是我国古代药物知识的三次总结,以后每隔一定时期,由于药物知识的不断丰富,便有新的总结出现。如宋代的《开宝本草》、《嘉祐补注本草》,都是总结性的。到了北宋后期,蜀医唐慎微编成了《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他将《嘉祐补注本草》与《图经本草》合并,增药500多种,井收集了医家和民间的许多单方验方,补充了经史文献中得来的大量药物资料,使得此书内容更为充实,体例亦较完备,曾由政府派人修订三次,加上了“大观”、“政和”、“绍兴”的年号,作为官书刊行。明代的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公元1518~1593年),在《证类本草》的基础上)进行彻底的修订,“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编成了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本草巨著——《本草纲目》于李时珍死后三年(1596年)在金陵(今南京)首次刊行。此书载药1892种,附方11000多个。
李时珍在这部书中全面整理和总结了十六世纪以前我国人民的药物知识,并作了很大发展。他改绘药图,订正错误,并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为十六纲,六十类,每药之下,分释名、集解、修治、主治、发明、附方及有关药物等项,体例详明,用字严谨,是我国本草史上最伟大的著作,也是我国科学史中极其辉煌的成就。李时珍长期亲自上山采药,远穷僻壤,遍询土俗,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对药物进行实地考查和整理研究,并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力辟迂儒之谬论,痛斥方士之邪说,纠正了古代本草中不少药物品种和药效方面的错误,才使《本草纲目》一书达到前代一切本草远未达到的水平,这部书在十六世纪初就流传中外,曾经多次刻印并被译成多种文字,不但对世界医学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也是研究动植矿物的重要典籍。清代乾隆年间赵学敏编成《本草纲目拾遗》一书,对《本草纲目》作了一些正误和补充,增药716种。由汉到清,本草著作不下百余种,各有所长,但可称为总结性的,只有上述几书。其余如地方性的《滇南本草》(明·兰茂)、专记外来药物的《海药本草》(唐·李殉)。
追溯到远古神农时代,《淮南子·修务训》中这样记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药物泛称“毒药”。《素问·异法方宜论》说:“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在古人看来,是药三分毒,实际上是指药物的特性;后来才用以专指毒性较大的药物。《医学问答》对此有解释:“夫药本毒药,故神农辨百草谓之‘尝毒'。药之治病,无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医圣张仲景更有精辟之论:“药,谓草、木、虫、鱼、禽、兽之类,以能治病,皆谓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称之为毒药。”神农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说他一日之中,辨别了 70余种药物的特性。药之特性,用对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错了就会伤人害命。对中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药治病。神农尝百草的本草,是一种勇于探索的伟大义举,是一种舍生忘死的高尚行为。无怪对起步于先秦、成书于东汉、历经几百年、融汇了几代医药学家的辛勤劳动与智慧的第一部中药学巨著,作者们宁肯要隐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农”之名——《神农本草经》,除了受托古之风的影响之外,恐怕也是对这位中华民族药物学的圣祖的一种纪念吧 ! 由此不难看出,“毒药”一词的丰富文化内涵。正是这毒药,为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疗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第二章 关于中药代煎
中药汤剂是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药物剂型,由于其能随临床需要加减药物,具有易吸收、发挥疗效迅速、制备简单等特点,备受历代医家的推崇。中药汤剂相比于其它中药剂型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是中医用药的主要形式。中药汤剂通过规范的煎煮过程可以使药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保证中药单味或复方的综合特征,使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中药材的煎制过程对于中药的疗效起着重要的作用。由于按照规定精准的煎煮汤药费时费力,医院针对不能自己煎药和不愿自己煎药的患者推出了中药代煎服务。代煎后的中药以小袋包装的形式交付患者,不仅方便服用而且方便储藏。
目前医院的代煎都是使用煎药机的。煎药机是最近几年出现的中药煎煮机器,因其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煎药时间,易于使用和掌握,受到很多患者的青睐。但因其密闭煎药且为一次性进行,无法使用一些特殊的煎药方式,且有些煎药机煎出的药汁色泽较淡,其质量受到一定怀疑。2种煎药方式药汁颜色的差异原因是,传统煎药是开放式煎药,药液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其中的蒽醌、黄酮等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故而颜色较深;而机器煎药由于其密闭性,减少了氧化反应,且由于煎药机煎药需将药材放入口袋中再进行煎煮,口袋的过滤作用使一些有效成分很难流出,所以颜色较传统煎药淡。另外,从煎药机的设计上来说,药液的输送管道不易清洗,会有药物残留,这对下一位患者的药液质量有直接影响。传统砂锅煎药之所以应用最广、流传最久,是因为实践证明这种方法确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有研究采用2种方法煎煮葛根芩连汤,结果证明传统煎药法的葛根素含量更。传统煎药对火候和时间的掌握较为严格,针对不同药材会有文火、武火、轻煎、久煎之分,每味药材煮2~3次,可使药物成分有效析出。煎药机煎药的时解量增加,使不耐压物质成分发生改变。煎药机煎药会增加药液的挥发油,但煎药结束抽出药液时,气体挥发,有效成分发生逃逸。作为现代化的机器产物,煎药机有不可忽视的优势,其性能正在优化,不能完全否定其临床作用。
对于菌落初始值合格的袋装汤剂,常温和冷藏储存均可保证4周内卫生学合格,冷藏更有利于维持汤剂的初始性状;对于菌落初始值不合格的袋装汤剂,冷藏储存明显优于常温储存,细菌生长缓慢,不易快速繁殖,可保证袋装汤剂质量。鉴于目前大多数医院和机构代煎中药汤剂并未开展微生物质控,煎药机的清洗效果不能有效验证,因而无法知晓袋装汤剂卫生学是否合格及被细菌污染的程度,建议袋装汤剂的储存方式以冷藏为主,时间不宜超过4周。(尽量单独存放)
综上所述,煎药机煎药和传统煎药各有其优缺点,传统煎药的药液质量较高,而煎药机煎药较为方便、省时、省力,更适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在应用时可根据药剂组成和药性选择相应的煎煮方式。
第三章 煎药的工具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展陈了一口战国时期的陶药锅。此陶器敛口,腹上部微鼓,肩部附有管状握手器,高10.6厘米,直径14厘米,口径10厘米,手把径19.5厘米。
战国陶器主要是泥质灰陶,随着制陶技术的不断改进,其逐步被夹砂陶所替代。夹砂陶是在陶土中加入砂粒等材料,这样可以提高陶器的耐热性能。凡是用来作炊煮器的陶器,一般都使用夹砂陶。至今,人们还常用砂锅炖煮肉类,煎煮中药也常用砂锅。铫[diào],为古代煎煮器具。据《说文解字·金部》记载:“铫,昷(温)器也。”清代文字训诂学家段玉裁解释:“今煮物瓦器谓之铫子。”铫,能煮茶、煎药、温酒等。“铫”字本身是多音字,又比较生僻难认,因此民间多以“吊子”俗称。随着茶文化的兴起,人们以铛煎茶,还需要用瓢将茶汤舀到茶碗,以铫煎茶,便可直接把茶汤从铫子里斟入茶碗。后来,铫子又用来煎煮药物,被称作“药铫子”。《红楼梦》中,林黛玉曾说:“我一日药铫子不离火,我竟是药培着呢,哪里还搁得住花香来熏?”烹茶的铫子颇为讲究,一般而煎药则一般选用石铫子。
有些药锅自带药性中药煎煮器具是药效发挥的重要条件之一,历代医家对药物的煎煮器具都非常重视。明代医家唐椿在《原病集》中谈到煎药器具时提出:“银者为上,磁(瓷)者次之。”清代名医尤乘在《寿世青编》中提出煎药“必用砂铫瓦罐,如富贵家,净银之器煎之更妙。切忌油秽腥气,铜锡铁锅,或煎过他药者,必涤洁净,器口用纸蘸水封之”。由此可以看出,银器是富贵人家煎药的首选,而砂锅和瓷器是应用最广泛的煎药器具。银本身就是一味矿物药,生银味辛,性寒,有明目镇心、安神定志的作用。银还能试毒,古人发现砒霜可以使金银变色,所以使用银锅煎药,能防止中毒。李时珍还发现,有些药物会与银发生反应,如荷叶、蕈灰能使银化成散,羚羊角、乌贼鱼骨、鼠尾、龟壳、生姜、地黄、磁石能使银器重量减轻,羊脂、紫苏子能使银变软。因此,银器并不适用于所有药物,含有以上药物的处方就不宜使用银器煎煮。
古代贵族还常用银器来盛放药物,陕西历史博物馆收藏有唐代银石榴药罐和银药盒,其中银石榴药罐高10.1厘米,小口,长颈似圆筒,口径2.6厘米,筒底有两个小孔,孔径约0.5厘米,孔内有如棍状的塞子,设计十分精巧。陶器是古人最常用的炊器之一,瓷器是由陶器发展而来。陶瓷器具兴盛以来,成为古代使用最广泛的中药煎煮器具。陶器不仅导热均匀,也不容易与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指出,制陶用的沙土本身也有医疗作用,沙土经过反复烧制后,有消积退黄的作用,因此砂锅本身也是有药性的。而且使用年份越久的砂锅,效果越好,用砂锅煎煮消积块、退黄疸类的中药尤其合适。瓷器在唐宋时期蓬勃发展,瓷药锅也成为煎煮药物的主要器具。瓷器本身也有药用价值。白瓷器,性平,能治疗妇人带下,止呕止血。将白瓷水磨研粉,敷痈肿,有拔脓消瘢的作用。因此,使用优质的瓷药锅煎煮伤科类中药更适宜。铁器是煎煮药物的禁忌,南北朝医家陶弘景就提出了“温汤忌用铁器”的说法。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铁,辛、平、有毒。凡诸草木药皆忌铁器,而补肾药尤忌之。”并且逐一列出禁用铁器煎煮的药物,包括人参、知母、仙茅、肉豆蔻、香附子、益母草、熟地黄、马鞭草、何首乌、忍冬、茜草、菖蒲、莲藕、木瓜、石榴皮、没食子、桑皮、苏木等共18味药。尤其补肾的药,如熟地黄,使用铁锅煎煮后服用,则男子损营阴,女子损卫气,令人肾气不足,乌发早白。
李时珍对铜器也提出了使用禁忌,认为“铜器盛饮食茶酒,经夜有毒。煎汤饮,损人声”,即铜器对咽喉不利,治疗咽喉疾病的药物要忌用铜器煎煮。唐代医家陈藏器认为:“铜器上汗有毒,令人发恶疮内疽。”可以理解为,铜器氧化后就会产生一股腥气,对身体有害,令人生恶疮。但是,铜器有辟邪祟的作用,所以治疗惊恐、癫狂之类的精神疾病,可以用铜锅煎药,取其重镇安神之功。
我们现在如何选择呢?直接与药物接触的煎药器具及储药容器应选择化学性质稳定的容器,如砂锅、搪瓷锅或陶瓷、玻璃、不锈钢等材料制作的器具(并附盖)为宜;不得使用铝和普通塑料制品,禁用铁制等易腐蚀器具,因为铝、铁是活泼金属元素,易与汤剂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反应,降低药效,甚至产生有毒有害物质。内服、外用及含毒性饮片的处方,所使用的煎药器具及煎煮设备应分开,并设有明显标识,以免外用汤剂和含毒性饮片的汤剂中某些刺激性、腐蚀性及毒性成分混入内服汤剂,造成不良后果。煎药器具用前应当保持清洁,用后应当立即去掉药渣并及时清洗,以免药渣中成分渗入煎药器具内,污染后续煎煮的汤剂。(《中药汤剂煎煮规范》)
第四章 煎药热源要求
可使用直火煎煮或电炉、电磁炉或夹层蒸汽等作为热源,热力均匀、便于控制汤剂煎煮时的火候。由于微波炉通过微波作用于食物,使其内部分子产生振动而生热;利用微波炉煎中药时,药材内部分子振动产热的过程中,会使药材在分子水平发生破坏变质,失去原有功效,因此严禁使用微波炉作为热源。
第五章药物的浸泡
现代中药汤剂的煎煮方法一般要求在煎前浸泡,并且明确规定了浸泡时间不少于30 min。近年来,随着煎药机的普及应用,机器代煎药因其服用方便、携带便捷等优势,受到了众多患者的认可。但机器代煎药也有不少缺点,而且往往与药物的浸泡有关。如果在煎药前不对饮片进行浸泡或者浸泡时间过短,可能会导致中药的有效成分不能完全发挥作用;而如果浸泡时间过长,则可能会引起药材霉败或者药物的有效成分发生酶解,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中药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浸泡是中药煎煮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伤《寒论》及《金匮要略》原文的方后注中,对方剂的煎药方法多描述为“上X味,以水X升,煮取X。从以上描述来说,汉代以及汉代之前中药煎煮之前似乎没有浸泡之说。张仲景原著中出现过“浸”“泡”“渍”等字眼,如《伤寒论》第338条中所用乌梅需以苦酒渍一宿,《金匮要略》中的防己地黄汤以酒浸四药一宿,调胃承气汤及抵当汤中的大黄以“酒浸”之,等等,然此“浸泡”非彼“浸泡”,应属炮制的工艺,是直接制备之法,相当于现代中药饮片中的醋乌梅、酒地黄等,并非煎前浸泡的汤剂制备程序。又如百合一药,《金匮要略》中的百合类方(如百合知母汤方、百合地黄汤、百合鸡子汤方、滑石代赭汤方、百合洗方等)中均将百合提前浸泡一宿,若浸泡时间过短,不能除其上沫,那么病人药服后可能出现心烦等不适症状,即《金匮玉函经·卷七》所云“凡煎药,皆去沫,沫浊难饮,令人烦”,麻黄、葛根在入药时需“先煮一二沸,去上沫”也是沫能令人烦的原因。同理,栀子厚朴汤、四逆散中的枳实以“水浸”或“水渍”,桂枝麻黄各半汤中的杏仁以“汤浸”,葛根加半夏汤中的葛根、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中的麻黄均以“汤泡”,这些对单味药的处理均应是后世的炮制方法,而非煎药前的浸泡程序。
半夏汤的制备方法应该是《黄帝内经》原文中最具代表性的,如《灵枢·邪客》所云,“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由此可以看出《黄帝内经》时代是水沸后再下药煎煮,无煎前浸泡的记载。至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承袭陶弘景,集唐以前中医药理论之大成,对汤剂制备过程中的火候大小、煎煮次数、用水量等因素都有较为规范的记载。同时,书中提出个别药物根据病情需要需提前浸泡,如《卷十三·心劳第三》中的使用大黄泄热汤时,为了加强此方的泻下通便的功效,把大黄提前用水浸泡一宿,目的是药材软化后能使大黄的药性溶出增加;《卷九·发汗汤第五》记载的雪煎方,麻黄用量很大,为了使方中的麻黄药性尽出,需提前用雪水将其渍三宿,但此时方中的大黄与麻黄相比用量较少,已不做特殊处理;又如《卷十九·补肾第八》中所记人参汤,在煎煮前要以东流水先将所有药物提前泡渍半日后,再用三年陈芦梢煎药等。说明以《备急千金要方》为代表的唐代中医学著作中已初步认识到煎前浸泡的问题,但尚处于探索阶段,并未形成完善的理论。
宋金元时期中药煎煮发生了重大变革,“以汤为煮散”,强调煎药时间与火候。《太平圣惠方》中有两处提及煎药前的浸泡操作:一是使用槟榔治疗骨蒸潮热时,因药材的质地坚硬,为了促使饮片的软化,提出用童便提前浸泡,以利于药性的煎出二是使用恒山(就是常山)、秫米、竹叶、石膏治疗疟疾时以水浸四药一宿,加强药物调和阴阳、和解半表半里的作用,以达到解疟的治疗目的。其后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沿袭了《太平圣惠方》之说,更加明确地规范了汤剂制备时药材量与加水量和煎出量的比例关系,但也未将煎前浸泡规范到煎药程序中。
汪昂所撰的《医方集解》是清代的方剂学代表著作,也是新中国成立后《方剂学》教材编写的重要参考资料,其著述中亦未涉及煎前浸泡问题。由此可见,明清时期中药饮片的制备方法与古汤剂的煎煮方式实质上是一致的。
有学者研究表明浸泡时间延长,煎出有效成分增多;煎煮时间延长,有效成分增加幅度不大,这种观点认为煎前浸泡对方剂的功效作用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具体浸泡多长时间较为适宜,不同的研究者结论有所差异,如雷凯君等认为中药饮片浸泡30 min更有利于水溶性有效成分的煎出。而刘莹等认为小建中汤及大柴胡汤中的芍药苷、半夏泻心汤中的黄芩苷的含量,不浸泡与浸泡20、40、60 min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与浸泡120 min相比有显著差异。但是浸泡2小时会不会引起药物质量的变化。
总结:浸泡的时间一般为30分钟(具体季节还需要具体考虑)。花、叶、茎类药材的浸泡时间一般可稍缩短,根、种子、果实类、动物类、矿物类药材的浸泡时间应适当延长。值得注意的是,煎药前不可用水清洗药材。水洗会造成粉末类药材部分或整体流失,还会使药材本身或炮制过程中加入的水溶性有效成分流失,而致药效降低。
第六章煎药用水
可以选用纯净水、自来水或白开水煎煮,可以有效减少药物成分的损失。如果药材比较吸水,可以在水位下降之后,适当添加纯净水或白开水,水位超过药面2~3厘米,二煎药物宜超过药面1~2厘米。
第七章煎药的火候
火候就是煎药的时候是用大火还是小火,小火就是文火,很多人说煎药一定要用文火慢煎,这样才能保证效果,其实并不全对,因为文火温度比较低,水分蒸发的也慢,是熬不出效果的。所以正确的做法是先用大火将中药煮至沸腾,在沸腾以后在改用文火,这样能够使中药一直保持在沸腾状态,有利于将药物有效成分煎出。
第八章 煎药的时间
中药的煎煮方法直接影响药物治病的临床疗效,历代医家都很重视。如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说“煎药之法,最宜深讲,药之效不效,全在于此。”李时珍说“凡服汤药,虽品物专精,修治如法,而煎药者鲁莽造次,水火不良,火候失度,则药亦无功。”因此,如何正确煎煮中药,是发挥中药临床疗效的一个关键。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都认为煎药时间越长,煎得越浓,疗效就越好。其实不然,中药汤剂浓度高,并不见得效果就好。中药煎煮是中药饮片中的有效成分不断释放、溶解的过程,而当煎到饮片本身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浓度平衡时,有效成分溶出就停止了。这就像向一杯水内放糖进行溶解,当溶解到一定饱和度,即使再往水中加糖,也不会再溶解的道理一样。此时如果再继续煎煮,不仅药物内的有效成分不会再溶出,还可能使非有效成分(如树脂、树胶、色素等大分子化合物)不断溶出,使药液中的某些有效成分不断蒸发而减少,甚至有效成分在长时间的高温中分解变质,导致药效降低。再者过于浓缩的药汁其味更苦,口感更不好,给患者服药带来困难,服药后会产生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中药煎得过浓,还容易把药物煎焦,而煎焦的药物有效成分遭到了破坏,疗效也因此降低。解表药,煎焦以后变成了荆芥炭,失去了解表作用,反而产生了止血功效,如蒲黄用于活血,而煎焦后的蒲黄炭则用于止血,作用恰恰相反;再如滋补中药煎焦,其性味会由甜变成苦涩,并使其滋补作用丧失。总之,大部分中药煎焦后,其性质都会发生改变,甚至效果相反,所以一旦药物煎焦就不能再用了,如果加水再煎服,不仅不能治病,还会耽误病情。
有些气味芳香的药物,久煎其有效成分易于挥发而降低药效,故不宜久煎,如薄荷、藿香、砂仁、豆蔻、沉香等;此外还有一些药物虽不属于芳香药,但久煎也能破坏其有效成分,也不宜久煎,如钩藤、大黄番泻叶等。因此,中药并非煎得越浓效果越好,为使中药发挥应有效力,煎煮时间应视药物种类和疾病性质而定。煎药时,在保证药液“质”的同时,还要使药液保持一定的“量”(一般而言,一剂中药每煎的煎出量应在150~200mL左右),更不能把药煎焦了。
中药汤剂煎煮规范
|
Decocting Specific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Decoction |
规范性附录
附录 常用特殊煎煮中药饮片品种及煎煮参数
序号 | 饮片名称 | 类别 | 特殊煎法 | 煎煮参数 |
1 | 石膏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2 | 煅磁石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3 | 煅青礞石 | 矿石类 | 布包先煎 | 单层无纺布,1/2装量,先煎30分钟。 |
4 | 煅赭石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5 | 煅赤石脂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6 | 煅自然铜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7 | 煅紫石英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8 | 煅钟乳石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9 | 煅禹余粮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10 | 滑石 | 矿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11 | 煅金礞石 | 矿石类 | 布包先煎 | 单层无纺布,1/2装量,先煎30分钟。 |
12 | 煅瓦楞子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13 | 石决明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40分钟。 |
14 | 煅石决明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40分钟。 |
15 | 珍珠母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16 | 煅珍珠母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17 | 牡蛎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18 | 煅牡蛎 | 贝壳类 | 先煎 | 先煎20-30分钟。 |
19 | 煅蛤壳 | 贝壳类 | 先煎,蛤粉包煎 | 双层纱布,1/2装量,先煎30分钟。 |
20 | 醋鳖甲 | 动物角甲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21 | 醋龟甲 | 动物角甲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22 | 水牛角 | 动物甲类类 | 先煎 | 先煎3小时以上。 |
23 | 鹿角霜 | 动物角甲类 | 先煎 | 先煎30分钟。 |
24 | 淡附片 | 有毒药 | 先煎,久煎 | 先煎30-90分钟(剂量大则时间长)。 |
25 | 炮附片 | 有毒药 | 先煎,久煎 | 先煎30-90分钟(剂量大则时间长)。 |
26 | 制川乌 | 有毒药 | 先煎,久煎 | 先煎30-90分钟(剂量大则时间长)。 |
27 | 制草乌 | 有毒药 | 先煎,久煎 | 先煎30-90分钟(剂量大则时间长)。 |
28 | 砂仁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1-5分钟。捣碎和/或浸泡时后下时间宜稍短。 |
29 | 豆蔻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1-2分钟。 |
30 | 薄荷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2-3分钟,用于保肝利胆、抗肿瘤、抗氧化时不后下。 |
31 | 青蒿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3分钟。 |
32 | 徐长卿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分钟,用于抗肿瘤时不后下。 |
33 | 降香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3分钟。 |
34 | 沉香 | 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类 | 后下,进口沉香研末冲服 | 在第一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
35 | 钩藤 | 不宜久煎类 | 后下 | 在第二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12-15分钟,用于抗肿瘤时不后下。 |
36 | 番泻叶 | 不宜久煎类 | 后下 | 在第二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10-15分钟。 |
37 | 大黄 | 不宜久煎类 | 后下 (不宜久煎) | 在第二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10分钟,用于泻下不宜久煎。 |
38 | 鱼腥草 | 不宜久煎类 | 不宜久煎 | 在第二煎药料即将煎至预定量时,投入同煎5-10分钟。 |
39 | 盐车前子 | 含淀粉、粘液质较多类 | 包煎 | 单层纱布,1/4装量。 |
40 | 海金沙 | 花粉、孢子类 | 包煎 | 双层纱布,1/3装量。 |
41 | 蒲黄 | 花粉、孢子类 | 包煎 | 双层无纺布,1/4装量。 |
42 | 蒲黄炭 | 花粉、孢子类 | 包煎 | 双层无纺布,1/4装量。 |
43 | 炒葶苈子 | 细小种子类 | 包煎 | 单层纱布,1/4装量。 |
44 | 滑石粉 | 药物细粉类 | 包煎 | 双层纱布,1/2装量。 |
45 | 辛夷 | 带有绒毛类 | 包煎 | 单层无纺布,1/3装量。 |
46 | 旋覆花 | 带有绒毛类 | 包煎 | 单层纱布,1/4装量。 |
47 | 蜜旋覆花 | 带有绒毛类 | 包煎 | 单层纱布,1/4装量。 |
48 | 儿茶 | 易使药液浑浊类 | 包煎 | 单层无纺布,1/3装量。 |
49 | 人参 | 贵重药 | 另煎 | 切成小薄片,另煎2次,每次1小时;或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兑服。 |
50 | 红参 | 贵重药 | 另煎 | 切成小薄片,另煎2次,每次1小时;或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兑服。 |
51 | 西洋参 | 贵重药 | 另煎 | 切成小薄片,另煎2次,每次1小时;或切成薄片,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10倍左右)隔水炖2-3小时,取汁,兑服。 |
52 | 阿胶 | 胶类 | 烊化 | 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后,兑入汤液中服用;也可粉碎或捣碎后加入煎好的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药物完全溶化后服用。 |
53 | 阿胶珠 | 胶类 | 烊化 | 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后,兑入汤液中服用;或捣碎后加入煎好的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药物完全溶化后服用。 |
54 | 龟甲胶 | 胶类 | 烊化 | 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后,兑入汤液中服用;也可粉碎或捣碎后加入煎好的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药物完全溶化后服用。 |
55 | 鹿角胶 | 胶类 | 烊化 | 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后,兑入汤液中服用;也可粉碎或捣碎后加入煎好的药液中,微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药物完全溶化后服用。 |
56 | 玄明粉 | 矿石类 | 溶化,溶入煎好的汤液中服用 | 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同时不断搅拌,至溶化。 |
57 | 芒硝 | 矿石类 | 溶化,溶入煎好的汤液中服用 | 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同时不断搅拌,至溶化。 |
58 | 白矾 | 矿石类 | 溶化,化水洗患处 | 单独加适量水溶化洗患处;或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同时不断搅拌,至溶化。 |
59 | 枯矾 | 矿石类 | 溶化,化水洗患处 | 单独加适量水溶化洗患处;或在其它药煎至预定量并去渣后,将其置于药液中,同时不断搅拌,至溶化。 |
60 | 川贝母 | 鳞茎类 | 冲服 | 粉碎或研粉,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
61 | 鹿茸片 | 动物类 | 冲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
62 | 鹿茸粉 | 动物类 | 冲服 | 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
63 | 羚羊角粉 | 动物类 | 冲服 | 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 |
64 | 三七粉 | 根及根茎类 | 吞服 | 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65 | 白及 | 根及根茎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66 | 醋延胡索 | 根及根茎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67 | 醋芫花 | 花、叶、全草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68 | 金钱白花蛇 | 动物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粉,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69 | 蛇蜕 | 动物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70 | 蕲蛇 | 动物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71 | 酒蕲蛇 | 动物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末,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72 | 鸦胆子 | 果实种子类 | 吞服 | 龙眼肉包裹或装入胶囊,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73 | 人参* | 根及根茎类 | 吞服 | 粉碎或研粉,用煎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吞服。 |
注:若有特殊要求,按当地炮制规范执行或遵医嘱。
l 人参:药典规定“另煎兑服;也可研粉吞服”
第九章 特殊的煎法
指因临床不同医疗用途或药物不同性质,采取的特殊煎煮措施。如处方注明有先煎、后下、另煎、烊化、包煎、煎汤代水等有特殊要求的中药饮片,应当按照特殊煎煮要求或医嘱操作。具体品种及煎煮参数列在本标准附录Ⅰ《常用特殊煎煮中药饮片品种及煎煮参数》中,由于各文献对特殊煎煮饮片的煎煮时间、工艺、研究内容侧重点多有不同,因此,本规范主要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一部中药饮片部分所列出的特殊煎煮。
①先煎:先煎药应煮沸后文火煎煮(≥20m投入其他药料(已先行浸泡)同煎。先煎的中药饮片品种共分为2类,一类是质地坚硬、有效成分难以通过短时间煎煮煎出的中药饮片,如矿物类、贝壳类、角甲类中药饮片,通过先煎,利于有效成分煎出;另一类是有毒的中药饮片,如淡附片、炮附片、黑顺片等,通过先煎可达到降低药物毒性的作用。
②后下:后下的中药饮片多为气味芳香、含挥发油多的中药饮片,如砂仁、豆蔻、薄荷等,在第一煎结束前一定时间(一般≤15min)内投入同煎,旨在一煎取其气,二煎取其味;对于久煎易被破坏有效成分的饮片,如钩藤、番泻叶等,可在第二煎结束前一定时间(一般≤15min)内投入
③另煎(另炖):另煎(另炖)的中药饮片主要为一些贵细饮片,为避免有效成分被其他药物的药渣所吸附,因而采取另煎(另炖)的方式进行煎煮。由于《中华人华共和国药典》人参、红参、西洋参项下饮片规定均为切薄片,或用时捣碎,因此医院应备有临方炮制设备,将另煎(另炖)饮片切为薄片,或捣碎。另煎药煎煮2次,每次1h,取汁;另炖药放入有盖容器内加入冷水(一般为药量的约10倍)隔水炖2~3h,取汁;所煎(炖)得的药汁还应当与方中其他药料所煎得的药汁混匀后服用。
④烊化(溶化):烊化(溶化)的中药饮片品种分为2类,一类是胶类药物,如阿胶、阿胶珠、鹿角胶等,此类药物易黏附于其他药物或药罐上,为避免烧焦,可采用以下3种烊化方式,单独用水或黄酒加热烊化,然后兑入汤液一起服用;也可将其加入已煎好的药液,文火煎煮,同时不断搅拌,至药物溶解;也可打成粗粉趁热加入煎液溶化即可。另一类是易溶于水的药物,如玄明粉、芒硝等无机盐类,由于其化学成分易在煎煮过程中与汤剂中的生物碱、苷类等成分发生化学反应沉淀析出,或抑制大黄酸及蒽醌类溶出,或加速汤剂中挥发性成分的逸散,因此选择直接溶入煎好的汤液中,搅拌至药物溶化使用。
⑤包煎:需要包煎的中药应先装入符合食品或药用级别包煎材料中再与其他药物同煎,包煎容器应能保证药液与药物充分交换且药物不漏出,由于中药煎煮包煎材料没有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进行过登记及关联审评,各家医疗机构可延续之前的包煎容器材质如纱布、无纺布、棉布等。需要包煎的饮片分为4类,第一类是含淀粉、黏液质较多的中药饮片,如车前子,此类饮片易使汤剂黏度增大,减弱沸腾作用,降低有效成分煎出,且容易焦糊粘锅,过滤困难,采用包煎可防止汤剂稠化,降低黏液渗出;第二类是漂浮于液面或沉于锅底的中药饮片,如葶苈子、蒲黄,为防止饮片漂浮于液面,煎煮不充分,防止过滤时阻塞筛网;第三类是带有绒毛的中药饮片,如辛夷、旋覆花等,为防止饮片自身的绒毛等异物混入汤剂,对患者造成咽喉刺激。
⑥煎汤代水:有些中药饮片因用量大、质轻而体积大、吸水量大或为了防止其与其他药物同煎而使煎液混浊,难于服用,需煎汤代水用,将药料先煎煮15~25min后,去渣、过滤、取汁,再用药液煎煮方中其他药料,如通草、玉米须、灶心土等。
⑦其他:有些贵重药材用量较小,为防止浪费,提高疗效,常需研成细末用温开水或放入其他药物煎液中冲服,如川贝母、羚羊角粉、鹿茸粉等;由于病情需要,或某些中药饮片对咽喉黏膜等有刺激,为增加疗效,降低毒副作用,可将饮片直接研末吞服,或装入胶囊吞服,如三七粉、蕲蛇、鸦胆子等。
第十章 服药
服用方法为了保证药效以及用药安全性,应该根据患者实际病情、肠胃状况以及药物特性等确定服用方法。服用时间
1.空腹服。泻下剂、驱虫剂及润肠剂以空腹服用为宜,有利于促进积滞物排出。治疗四肢血脉病的药物也宜空腹服用,可促进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同时还能够使药效迅速发挥。四物汤、独参汤及当归补血汤等具有滋补作用的药物应该以早晨空腹状态下服用,有助于促进充分吸收。
2.饭前服。以饭前30~60分钟用药为宜,肠道疾病等病位在胸腔以下者适宜饭前用药,以便药性下达。空腹状态下药液能够直接接触消化道黏膜,不会被胃内食物稀释而导致药效受到影响。补益类药物也适宜饭前服用,以防胃肠道内酶对药物产生分解作用。
3.饭后服。针对病位在肺、心、胃脘、胸膈及以上的患者应该于饭后用药,有利于促进药性上行。没药、乳香等可对胃肠道产生刺激性作用的药物应该于饭后用药,可减轻对胃肠黏膜造成的损害。山楂、薏苡仁、山药等和胃健脾药物应于进食后用药。
4.睡前服。病位在腰背、脊髓及关节等部位者宜睡前用药,麻子仁丸等缓泻药物应睡前服用,可滋养肠道、燥结软化。
服用方式
1.分服。1日1剂中药可分多次等量服用,针对小儿、老年人等存在较大用药难度的人群可浓煎后少量多次用药。
2.顿服。取1剂汤药1次服下,可集中药力,不伤正气,能够使药物最大效应获得效应,如红兰花酒、大黄甘遂汤、大黄牡丹皮汤、葶苈大遂半夏汤、升麻鳖甲汤等。
3.频服。1日药量少量多次用药,如苦酒汤、三子养亲汤、清肺救肺汤等,能够使药房在病变局部持续发挥作用。
4.连服。短时间内连续应用大剂量用药,短时间内可迅速达到较高的药物浓度。
5.特殊服法。桑螵蛸散、宝丹等应以参汤送服,茯苓丸及二妙散等应以姜汁送服;失笑散应以醋调服;左归丸、大补阴丸、石斛夜光丸及金锁固精丸应以盐汤引药入肾